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
端午节寓意着“中正”,因此古称端五或重午,古人在端午节还有用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故又称端午为沐兰节,唐宋时称天中节、端阳节。
端午节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至今依旧延续:门前悬挂白艾、屋檐下插上菖蒲,身上佩戴香囊,帽子上簪上榴花,端午节就在混合着植物清香的清晨拉开了帷幕。
再有几颗软糯香甜的粽子的点缀,恰好就构成了一幅浓情端午、粽叶飘香的节日图景。
端午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与纪念屈原有关,这一说法最早见于东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亦因屈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五月五日与端午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中的这句话:“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秦代以后,南北方的端午习俗进一步融合,主要的风俗是避恶和避灾。唐初,五月五日已成为法定假日,而且“端午”这一节日称谓也是在唐代见诸文字记载的。
宋代则有“端午节”之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一书中专门有“端午”一栏,生动地描述了杭州人过端午节的盛况。
除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对端午的文字记载外,宋代的词人们也在端午节里飞扬文字,共叙佳节。
欧阳修说“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陈与义说“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黄裳说“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陆游说“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一首首端午诗词,共同点缀着节日盛景,为佳节增添了缤纷的色彩。
不管是欧阳修笔下的菖蒲美酒、兰草沐浴,还是陈与义笔下的吟咏楚辞、缅怀屈原,亦或是黄裳笔下的龙舟竞渡,更或是陆游笔下的粽叶艾草,一幅幅端午安康的画面早已跃然纸上。诗词之外,更是文人们对端午习俗与文化的认同。
南宋端午习俗:角黍包金,菖蒲泛玉
南宋词人杨无咎的《齐天乐·端午》一词,则为我们还原了南宋时期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盛况,原词如下: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江西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南昌,南宋著名书画家杨无咎。
这首词就是词人杨无咎客居他乡时,在端午节这一天写下的。这从题目中就能看出来。
当他看到窗外滴滴答答下个不停的雨时,心中的愁绪无形中又增添了一些。杨无咎这首词就从梅雨写起,阴雨连绵的情景为也为词作定下了忧郁、伤感的笔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这两句诗道出客居他乡的游子,在佳节思念亲人的情怀。
而词人杨无咎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端午佳节,客居他乡的词人,心中免不了泛起思乡思亲的闲愁来。此时的词人客居在金水(今湖北武昌西南),他《蓦山溪》一词中就写道“去年今日,踪迹留金水”,因此在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来临之时,他的内心是很有一番况味的。
端午佳节如期而至,虽然在梅雨时节,但人们还是用各种各样的习俗来点缀节日。这就是“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的景象。
原来“角黍”就是粽子的古称,最初的做法是用菰叶(茭白的叶子)将黍米包裹起来,做成牛角状,称为“角黍”。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的食物,所以称“角黍”或“粽”。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叫角黍,而称粽子了。
“角黍”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往往与美好的传说结合在一起,传说“角黍”最初是为纪念屈原而特意做的一种祭品。
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传说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屈原抱石投汨罗江。人们为了缅怀屈原,就将这一天设为纪念他的日子。
“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所以就将“五”字改为“午”。
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
我国南北朝时期梁国的宗懔撰写了一部《荆楚岁时记》,是记录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笔记体文集,书中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24节令和时俗。
《荆楚岁时记》中对端午节的习俗是这样记载的:五月初五日,各行各业的人都到野外踏青,还有“斗百草”的游戏。
人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采摘新鲜的艾草束扎成人形,悬挂在大门或房门上。
在五月初五这一天里,人们还用五色丝织品系在臂上,叫做“辟兵”。也有的用条纹清晰的丝织物绣织成多种物品,互相赠送。当然《荆楚岁时记》中还记载了端午节舟楫竞渡 争采杂药的习俗。
说完了“角黍包金”,再说一下“菖蒲泛玉”,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提取芳香油,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根茎可制香味料。
菖蒲比别的植物要先一步感知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得名。菖蒲“不假日色,不资寸土”、“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自古以来就深得人们的喜爱。
“角黍包金”,做成牛角状的粽子,包裹着金灿灿的黍米,粽香浓浓;清清的菖蒲,亭亭玉立,点缀着端午节。由此可见,“角黍包金,菖蒲泛玉”,这一端午习俗,在杨无咎生活的南宋时代,依然在荆楚大地和流行。
而接下来词人写到的“衫裁艾虎。更钗袅朱符,臂缠红缕”,这几句写的是当地人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人们将艾叶、菖蒲捆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甚至将艾草插在衣服上。
据南宋人编写的《岁时杂记》就记载了北宋时期开封端午节的这一风俗:“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又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 以蒜为拳, 置于门户之上。”这种泥塑的张天师被时人称之为天师艾,是宋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节物。
从这一点上也可以看出,而这一流行于北宋时期开封百姓过端午节的习俗,到了词人生活的南宋时期,依然流行,而且已经扩展到远离开封的荆楚大地,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播中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写照。
词作上半阕写的就是词人客居他乡时,看到的端午节景象。下半阕一开始,词人就写道“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词人用劝慰的口吻告诫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不要饮酒,多读一下屈原的《离骚》。
这是作为一个文人墨客发自内心的性感写照,他认为这一天是缅怀屈原的日子,应该做一些更有纪念意义的事情,他提到了屈原的《离骚》,一股感时怀古的情愫弥漫在字里行间。
“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词人只想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静静地读一读《离骚》,只想在歌词的陪伴中中进入梦乡。
这让我们感受到词人由于客居他乡,在端午节这一天格外思念家乡,所以心情不好,也没有心思去看热烈的竞渡场面。
龙舟竞渡,是端午佳节的具有典型性符号象征意义的一种文化。南宋词人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一词中就写道:“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可见,端午竞渡已是荆楚大地上很流行的节日习俗。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词义就在这样耐人寻味的气氛中戛然而止,词人只想在早点休息,只想静静地听着那江畔上传来的龙舟竞渡是的喧天锣鼓声。
苏轼眼中的端午节
说到宋词,怎么能少的了苏轼的身影呢?苏轼是一个极富情感与趣味的人,对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
苏轼的诗词创作领域极为宽广,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社会时事、节日风俗,都可随意撷取,信手拈来。
而苏轼有关端午的诗词更是透露着他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内涵。
(一)苏轼在杭州过端午
元祐五年,苏轼到杭州担任知州。“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说的就是杭州的地理位置与杭州的大美景色。杭州是一座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的名城,也是一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风景的城市。
初来杭州的苏轼,被眼前的风光所吸引,他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与人文风景。杭州山水有情、风光可爱,杭州的美景,让苏轼流连忘返。与朋友寄情杭州山水,也成为苏轼工作之余最好的选择与休闲方式。
杭州的美景让苏轼流连沉醉。是年端午节,苏轼和朋友们游览杭州名胜十三楼,于是他将节日的欢愉之情填进这首《南歌子·游赏》中: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首词大意是说:杭州山水多情,青绿的山色,远远望去就像美女浓聚的黛眉一样;山围着水,水绕着山,碧波荡漾,这流动的美就像人的朦胧醉眼一样可爱。人们都爱登上十三楼,登高望远,眼前的风景美不胜收,连繁华古扬州的竹林歌声和游乐胜地也相形失色。
十三楼,亦称十三间楼,是宋代杭州名胜。南宋文人吴自牧《梦粱录》里记载:“大佛头石山后名十三间楼,乃东坡守杭日多游此。”可见,苏轼是很喜欢到十三楼游赏的。
端午佳节,少不了美食与美酒,你看,那菰米软糕菖蒲菜,那酒杯中的清香美酒,正是节日的标配。这时,不知谁家的渔船中唱起那江南的水调曲,歌声绕着青山飞去,天边的云霞又将它轻轻挽留。
此词以大写意笔法描写十三楼绝妙风神,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人与大自然融化合一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翩跹起舞、悠然自得的心理愉悦感和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
同时,苏轼巧妙采用对比、拟人、移情等艺术手法,将杭州名胜十三楼以及杭州的山水之美、佳肴之美、端午风俗之美描摹得栩栩如生,也由衷抒发词人对杭州湖光山色绝美风景无与伦比喜爱之情。
(二)苏轼在惠州过端午
绍圣二年端午节前一天,已在惠州生活了半年之久的苏轼,身边只有侍妾王朝云与两个小儿子。
苏轼到惠州后,深受地方官员与百姓的礼遇,还有好多朋友从外地赶来看望,于是他在这里度过了贬谪生涯中颇为难得的两年多的安稳生活。
尤其令苏轼至为感激的是,在他最艰难的日子里,王朝云一直追随和陪伴着他。王朝云不仅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其精神上的知音。
细心的王朝云周到地照顾着苏轼的饮食起居,精打细算地安排着一家人的生活,闲暇的时候便读书写字,参禅悟道。即使生活拮据,她也无怨无悔,他们相依为命,甚为默契,虽苦犹乐。
因此,当端午节来临之际,重情的苏轼自然首先想到了不离不弃的王朝云,他想填一首词,表达对王朝云的喜爱与敬重之意,于是就有了这首《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上片是苏轼的想象,他设想朝云在端午节到来之际,用兰草沐浴,涤污辟邪。惠州五月天气湿热严重,王朝云初来乍到,难以适应而常常汗流浃背。细心的苏轼想到端午节就快到了,王朝云可以舒舒服服地沐浴一回了。
尤其是“明朝端午浴芳兰”一句,显得有愉悦的审美性,这是一种崇高的审美,不仅体现了王朝云由身体到内心的纯洁高贵的情操美,而且反映了浴兰令节俗的淳朴纯真美。
端午洗兰浴,是我国古老而悠久的节日习俗。《楚辞》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通过沐浴芳兰的习俗,既可涤污添香,又可辟邪佑福,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下片还是苏轼的想象,他设想朝云将那五色丝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在端午习俗中,五色丝线也被称为“长命缕”或“长寿丝”。
端午节的五色丝线之所以有这样好听的名字,其实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的内心期盼:缠绕在女子的手臂可以青春不老、美丽永驻;小符,即用香草等药材做成灵符或香囊,戴在女子的发髻上,可以辟邪保平安。
美丽动人的王朝云,手臂上戴着五色丝线、发髻上插着符篆,这是苏轼对朝云的爱,也是苏轼对朝云的祝福。
于是,苏轼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朝云啊,但愿我们不仅此生相依相伴,千年之后依然恩爱有缘。至此,苏轼已将对朝云之爱推向了情感的顶峰。
苏轼这首《浣溪沙·端午》,上片首句为人物实写,下片是苏轼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情真意切,属于实写;中间四句皆为对端午节的联想与想象,属于虚写。
苏轼借助于对端午习俗的描写,巧妙地表达了对朝云的深挚爱意,读来动人心扉,不失为端午词中的精品佳作。
苏轼的确是一个百事皆趣、万物钟情的文人,在人们耳熟能详的端午节中,他则能以一颗博爱的心灵、一双寻找美的眼睛、一支灵动飞扬的文笔,写出不同地域、不同风物、不同情感的端午佳作,给人以多角度、全方位的精神感染与艺术享受,这着实是难能可贵的。
传统节日是历史的,也是现在和未来的。在端午佳节里,有诗词相伴,生活更美好,因为诗和远方,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所以,以节日文化为立足点,走进中国古典诗词中,走进苏轼的端午诗词中,去领略诗词背后的节日文化底蕴,寻求那一份美好的文化认同,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小话诗词
民俗学者阿兰·邓迪认为,时间呈线性流逝,而节日就是这条线条上的刻度,有了度量,生活才有了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一样,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积淀,体现了历史的演变,展现了风土人情、道德伦理等。
或许是因为芝兰并茂,或许是因为艾草飘香,或许是粽子的清香和美味,或许更是因为诗词的魅力,才让我们能近距离地感知端午节日的文化内涵。
传统节日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体现民族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与生活方式的文化形式。